Текущий номер: #3 — 2024
Архив: #2 — 2024 #1 — 2024 #4 — 2023 #3 — 2023 #2 — 2023 #1 — 2023 #4 — 2022 #3 — 2022 #2 — 2022 #1 — 2022 #4 — 2021 #3 — 2021 #2 — 2021 #1 — 2021 #5 — 2020 #4 — 2020 #3 — 2020 #2 — 2020 #1 — 2020 #4 — 2019 #3 — 2019 #2 — 2019 #1 — 2019
Изыскание ценности и защита хуэйского фольклора на Хайнане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нематериального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 海南回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海南回族主要聚居于三亚市天涯区的回辉村和回新村,其余少数零散分布于儋州和万宁等地,回辉村与回新村为我国最南端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国土面积总计1.87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 海南省回族民族人口共计12795人,其中三亚回民人口数为9426人,占全省回族人口数的74% (海南省2016年回族民族人口 无日期)。海南回族拥有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囊括传说、故事、歌谣及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不少专家、学者对海南回族民间文学进行了采录和收集。2008年,由王献军所著的《海南回族的历史和文化》完稿出版,其民间文学章节共收集整理出传说4篇,民间故事1则,包括爱情歌谣、生活歌谣、儿歌、摇篮曲及婚姻歌在内的歌谣33首,民间谚语19条,总计七千余字。
长期以来,海南省政府在非物质文化清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海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在海南省文体厅与省财政厅的领导下得到制定实施,迄今为止海南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至2020年底,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2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55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 (高明新 无日期)。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而海南省确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2项中,民间口头文学仅有“琼侨歌谣”、“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传说”、“海南谚语(临高渔谚)”及“黎从六之歌”五项,未见海南回族民间文学。根据全国制订的申报评审暂行办法,所确立的非遗代表作需符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影响,且处于濒危状态”这一标准 (刘守华 2011, 104)。海南回族人口数量少,民间文学创作主体不足;笃信伊斯兰教,宗教活动频繁,日常群众娱乐性活动较少,民间文学创作时间与素材不丰;分属“认知遗产”,缺乏官方保护与社会认可,因而海南回族民间文学总量不多,社会影响范围较窄,距非遗代表作的标准尚存在一定距离。
此外,民间文学由集体口头创作,传承方式为民众之间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口耳相传”,这种口头形式的讲述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活动场所与受众文化程度所拘,是依托人而存在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口头性与生活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急剧扩张,海南回族人民已抛弃传统的捕鱼为业的生产方式,自主地融入到现代化产业中,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原有的单一口头传承方式不再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海南回族的宗教信仰活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极富伊斯兰色彩的海南回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但由于缺乏官方干预等原因的影响,民间文学的传承在海南回族人民的生活中仍逐渐呈现出自生自灭的消极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三亚回族人民传统的婚礼礼俗“回族传统婚礼” 于2009年6月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藏了不少海南回族民间文学事象,如歌谣《婚礼歌》、《出嫁歌》,这也可作为海南回族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可供发掘与努力的方向。
- 海南回族民间文学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被选入非遗代表名录的海南回族民间文学项目数量少
目前,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82项,含民间文学类项目5项,其中无有海南回族民间文学。原因在于在申报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过程中,部分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缺乏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不同于其他能够实现经济效益转化,促进引流增收的传统技艺、民俗及舞蹈等非遗项目,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变现途径,难以创造经济价值,因此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常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此外,相较省内其他民族,海南回族人口及民间文学作品数量较少,社会影响力较低,社会话语权较小,故易遭到冷落。
Лю Янмэнцзай, Люй Хуэй, Хайнан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Хайкоу, провинция Хайнань, Кита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