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686 - 9675 (Print)
ISSN 2782 - 1935 (Online)

Краткий анализ методов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в средней школе на примере сложностей в чтении иероглифов “liao” и “xing”

結論:

1.“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楚辭·九歌·湘夫人》)中“橑”應讀為lǎo,釋為椽子;《秋興八首》(其一)中的“興”應為平聲讀音,而不是去聲音,對應的意義為發也,這裡的“興”與中國古代的“賦比興”手法並無聯繫。

2.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古代篇目的學習,師生要有古今不同的概念,切不能以今義去套古義,比如《秋興八首》中的“興”按“興致”也可以解釋,但古書卻並無此意項,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足夠的意識和知識,即便學生對此感到困惑,也應該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3.古今語音的不同需要參考諸多的韻書、字書以及文學著作,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最好,找不到的就要利用音韻、訓詁等知識,首先由該字該詞的意義出發,然後找到它所具有 然後找到它所具有意象,根據需要選取其一,並由此找到對應的讀音以及合理的解釋,梳理出一條清晰地脈絡。

4.對外國教師、學者或者學生而言,中國漢語今古不同的概念更應該存入腦海,因為他們並沒有中國學生那般熟練的語感,古音的保留是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南方區域的方言中,這就給那些愛好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古代文化的外國友人帶來了困難,但這個困難並不是不可克服的,比如世界上的諸多漢學家,他們同樣做得很優秀,充分地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學習一些音韻、訓詁知識。

2 — 2019
Автор:
Хан Кан, Ян Цзюнь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Аньхой, Китай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