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686 - 9675 (Print)
ISSN 2782 - 1935 (Online)

Пробелы перевода и их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на примере русского перевода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Большая грудь, широкий зад»

笔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基本的空缺翻译理论系统地归为五大类,即保留空缺、省略空缺、寻求对等、 加注和解释性翻译。

①保留空缺(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е)等同于直译, 将译出语直接翻译成译入语,不改变源语言的任何形式和任何含义。保留空缺的翻译方法能让译本在语言和文化上保留原有的习惯,充分展现译出语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让读者通过译文走进新的世界图景,开拓读者的思维方式,使其充分体验源语言和源文化的美。一般而言,当空缺所指对源语言的意义重大,不直接翻译会造成曲解和误译时,通常会采用保留空缺的翻译方法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②省略空缺(Эллипсис)即不翻译空缺含义,仅保留空缺词汇的基本含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时候需要省略一个词的特殊含义。因为如果硬要将 “特殊含义” 翻译出来,那么译文读者可能难以理解这个突入的“特殊含义”, 甚至会感到奇怪。所以,如果空缺的翻译是多余的,还不如将其省略不翻。这种省略并不会对原文的内容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能营造一个通畅的阅读环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基本意思。

③寻求对等(Компенсация)是在译入语中找到能传达原文思想、与之效果对等的表达手段,以填补两种语言文化的空缺。寻求对等的翻译策略有时十分奏效,因为被替换的词或词语不为译入语读者所知,而用来替换的词或词语广为译入语读者所知,将不为人知的表达方式替换成众所周知的表达方法,这将达到很好的共鸣效果。但在使用该翻译方法时,译者必须保证完全理解清楚了原文含义,才能利用译者操双语并熟知双语文化的优势给原文中的空缺词汇找到对等手段,进行成功替换。

④加注(Комментарии )是在翻译过程中采用添加注释的方法来弥补翻译空缺。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译文读者不懂某个词或词语的背景含义, 译者也没有对其进行特别的注释说明,那么,译文读者就会感到不知所云。 其实,如果译者在处理译文的时候能增添注释,帮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来龙去脉,就能很好的避免上述情境的发生。但不足的是,加注即意味着在译文基础上另外增加大量的解释说明性文字,这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影响原文连续性,也对原文美感造成一定的影响。

⑤解释性翻译(Объяснение)也是常用的一种处理空缺的翻译策略。通常,当直译起来特别难以理解,又找不到特别合适的对等词用来替换时,译者将倾向于选择解释性翻译,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这种策略既保留了原文的基本含义,又给译者发挥翻译主动性的自由来增加译入语的元素,从而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

二、实践研究——以《丰乳肥臀》俄译本为例

本节将以上述 В.Л. Муравьев 对空缺的定义和分类理论为基础, 结合上文总结的常用的五种翻译方法,以翻译效果等同为翻译标准,分析《丰乳肥臀》俄译本中出现的空缺现象,将其进行分类,并探寻不同空缺的最佳翻译方法。

1.绝对文化空缺及其俄译

绝对文化空缺即某种富含文化意味的事物只在某种民族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民族文化中不存在或由完全不同的语言手段表现出来。这种事物可能是具体的东西, 也可能的抽象的体系或习俗等。

①绝对文化空缺——制度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会发明许多东西,其中也包括每个社会集体创制出的制度体系。 在研究空缺现象和翻译的过程中,本人在《丰乳肥臀》一书中发现中俄两国在制度体系上有诸多不一致,其主要表现在计量制度和科举考试制度上,这些不一致形成的文化空缺加大了文章的翻译难度。

a.计量制度:中国的计数和计量单位和世界的标准是有一定不同的。译者因为没有正确把握源语言含义,在翻译计量单位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失误。比如,在文中译者将 “得寸进尺”译为:Уступить цунь, так отхватить и целый чи. 加注:Чи — мера длины, ок. 30 см.(尺——长度单位,约为30厘米)。但事实上,三尺为米,一尺约为33.3厘米。 而且成语“得寸进尺”中的“寸”和“尺”并不指实际长度,译者并没有把握到这点。再有,文中提到“鸡蛋皮半斤”,其中“斤”也是中国特有的计量单位,而且是首次在全文中出现, 但译者并未加注释,此处处理欠妥。可以加注:Цзинь — мера веса, равная 0.5 кг.(斤——重量单位,等于0.5千克)。 另外,原文中“桃叶一两”被译为 “два ляна листа персика” 应该属于笔误。

b.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考试制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小道障碍。译者将“武举”译为 “У цзюй жэнь” 并加注:У цзюй жэнь — признанный первым в боевых искусствах при сдаче экзаменов на ученую степень цзюй жэнь.(武举人——举人考试中武术第一者)这样翻译并加注似乎有点不清晰。如采取音译加解释性翻译的策,译为 “военный цзюи жэнь” 并加注 “ученая степень военного, успешно сдавшего экзамены на степень цзюй жэня” 则更便于理解。一方面,“военный цзюй жэнь” 和科举考试可以通过 “цзюй жэнь” 一词联系起来。 另 一方面,读者也能从 “военный ” 一词中直接联想到该人强壮的体魄,充分展示了原作中人物描写的精髓。

②绝对文化空缺——节日习俗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长河里形成了不同的节日和习俗,这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春节:文中对“春节”的加注(Чуньцзе — праздник весны, китайский новый год). 过于简单粗暴。将译文翻译过来“春节即中国新年”。但春节到底是什么样的节日?在中国人心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人们怎样欢度春节?译者没有给出任何信息。然而,后文许多细节都与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密切相关,如果读者不了解这个节日,可能会读不懂其中的许多意味。个人认为,应多花笔墨解释“春节”,将其重要性和基本的庆祝形式做简单介绍,给读者营造出春节图景, 为后文即将描述换过年衣裳、拜年等情景做好铺垫。 另外,“春节”在俄语里一般译为 “праздник Весны”,而不是直接音译为 “Чуньцзе”。

1 — 2019
Автор:
Лю Вэй,Гао Жунго Хунаньски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итай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