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686 - 9675 (Print)
ISSN 2782 - 1935 (Online)

Сравнение русской и китайской культур — на примере сериала «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

俄罗斯注重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大于个人主义,认为凡事都以社会和集体为重,个人的的利益可以牺牲。所以在隐私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一样,对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认为年龄、婚姻、恋爱等都不属于个人隐私,隐私的范围比较大。在阿列克斯的办公室是没有隐私而言的,公共物品和个人物品是没有明确的界限,阿列克斯买的披萨放在桌子上,在拿水的期间披萨已经被办公室里的同事分了; 男主阿列克斯的美国女朋友跟阿列克斯视频以求复合, 但视频的地点在阿列克斯的办公室,在阿列克斯的办公室是没有隐私而言的,办公室里的同事闻声就都跑过来跟阿列克斯一起视频。虽然这在《战斗民族养成记》这部影视作品变现表现的略微夸张,但这也正体现了在俄罗斯隐私的范围比较大。这跟中国也是有相似之处,比如在中国, 人们会问你“你吃过饭了吗?”“你去哪儿”“你去做什么” “你多大了”“你结婚了么”“你的收入是多少”等等一些问题, 这个跟《战斗民族养成记》里展示披萨被同事分了、 跟前女友视频被同事围观是一样的,他们只是通过这个来表示对别人的关心。

中俄普遍的生活情感具有同一性。尽管中国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以及交际行为方式等不同,但是人们的喜怒哀乐,对穷苦人民的爱怜之心的生活情感是一样的。虽然俄罗斯人们表面凶狠,但是对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是和中国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男主阿列克斯走累了在路边坐着,把帽子拿在手上,一位老太太一位阿列克斯是在行乞, 就毫不犹豫走过去将自己的钱施舍给阿列克斯;阿列克斯乘坐出租车,但把自己的包丢在了车上,但是司机把包还给了男主,中国和俄罗斯人民都是善良的,中俄的生活情感是具有一致性的。

中俄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看待事物有着辩证的思维方式, 认为事物都是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种对立统一存在任何事物中。 而俄罗斯也是有这样的哲学思想,阿列克斯来到俄罗斯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先是乘坐了非法营运的出租车、 自己的包丢在了出租车里、手机被小孩抢走以及被警察关进了监狱,虽然这些种种的不幸都发生在阿列克斯的身上, 但这些不幸的另一面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罗马的姐姐和他感情升温以及罗马的岳父因为他写的一篇报道对他进行感谢等,这都印证了影片中所说的“本来运气不太好,霉运反倒帮了忙”,这跟中国的“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如初一致。

虽然中俄在文化上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但最终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 他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形态。

虽然上文说过中俄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比如在影片《战斗民族养成记》 中男主阿列克斯为了讨好女上司就打算在花店买束花送给她,但他买的是红色的康乃馨,并且数量为8枝。 在俄罗斯文化里,给俄罗斯送花的话你不能送偶数, 比如2,4,6,8,因为在俄罗斯斯拉夫神话里,偶数以及数字2都是具有贬义的色彩,象征着不吉利,所以双数花都是参加葬礼的时候才送的,而且红色的花也是在人们遭遇不好的事才送的。所以,当阿列克斯在花店挑选8枝红色的康乃馨时, 店员惊讶地说了一句“你的上司很年轻”。但是在中国双数是代表了吉祥、和谐。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双数”的含义, 比如在中国结婚的时候会选双数的日子,结婚的时候贴的喜字也是双喜,古代的建筑物也讲究对称等等,人们特别喜欢六和八这两个数字,因为六可以表示“六六大顺”, “六六大顺” 代表了做事一路顺畅,八表示“发”,代表了可以发财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个跟中国的民族心理是有关系的,“中国人偏爱偶数,讲究对称。……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是个、绘画等各个领域都以均衡、对称为美。从中国人独特的‘尚偶’观念,可以看出聚合则吉的传统民族心理”。[3]

在风俗习惯方面也会有很多差异的地方,不同的国家文化历史演进的不同以至于文化的积淀会大不相同,产生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男女间的风俗文化直接导致男女间在接触和交往的方式不同。在《战斗民族养成记》中,男女见面通常会热情地拥抱或者吻脸颊,拥抱礼和施吻礼是俄罗斯常用的礼节,由此可见,俄罗斯性格热情、 勇敢,对于男女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明确。这是由于俄罗斯处于亚欧板块间,接受欧洲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与人交往的礼节上与欧洲相似。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有别”这样 说法,中国认为男女之间要保持距离才算礼貌。因为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这是等级观的表现。这种思想在当代中国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男生女生在很熟悉的情况下也会尽量保持距离,不会随意拥抱对方。

1 — 2019
Автор:
У Яньань, Ма Ган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Аньхой, Китай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